【抢救车管理制度】为规范抢救车的管理,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、有效地使用抢救设备和药品,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,特制定本制度。该制度涵盖了抢救车的配置、保管、使用、检查及维护等方面,旨在提高急救效率,减少医疗风险。
一、制度目的
1. 明确抢救车的管理职责与操作流程;
2. 确保抢救车内药品和器械齐全、有效、可用;
3. 提高医护人员对抢救车的熟悉程度和应急处理能力;
4. 防止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抢救延误或事故。
二、适用范围
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设有抢救车的科室,包括但不限于急诊科、ICU、手术室、产房等。
三、抢救车配置标准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药品 | 包括常用急救药物(如肾上腺素、阿托品、多巴胺等);按类别存放,标明名称、剂量、有效期 |
| 器械 | 包括除颤仪、氧气瓶、输液泵、血压计、听诊器、吸痰器等 |
| 消耗品 | 包括纱布、绷带、胶带、针头、输液管等 |
| 标识 | 所有物品应有清晰标签,注明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有效期 |
四、抢救车管理职责
| 角色 | 职责内容 |
| 护士长 | 负责抢救车的日常管理和监督,定期组织检查 |
| 护士 | 负责抢救车的日常维护、药品补充、器械清洁及记录 |
| 医生 | 参与抢救车的使用培训,确保正确使用各类设备 |
| 科室负责人 | 协助落实抢救车管理制度,配合院方检查 |
五、抢救车使用流程
1. 准备阶段:确认抢救车处于备用状态,所有物品齐全、有效;
2. 使用阶段:按照医嘱或急救流程快速取用所需药品和器械;
3. 使用后处理:使用后及时清理现场,补充消耗品,填写使用记录;
4. 交接班:交接班时需核对抢救车状态,确保无遗漏或错误。
六、检查与维护
| 检查频率 | 内容 |
| 每日检查 | 检查药品有效期、器械功能、标识完整性 |
| 每周检查 | 清洁整理抢救车,更新药品清单 |
| 每月检查 | 全面检查设备运行情况,进行维护保养 |
| 每季度检查 | 组织专项检查,评估管理执行情况 |
七、注意事项
1. 抢救车不得随意挪动或借用,特殊情况需经护士长批准;
2. 所有药品和器械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,过期立即更换;
3. 使用后应及时记录,避免重复使用或遗漏;
4. 定期组织培训,提升医护人员对抢救车的熟练度。
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,可以有效提升医院在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,保障患者安全,同时也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