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小科,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下一句是什么,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(上图:陕北姑娘 刘文西 作画) 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,清涧的石板 瓦窑堡的炭”,这段民谣,在陕西、在陕北,可谓家喻户晓,耳熟能详。
2、这里的第三第四句说的是清涧县盛产石板,而先前的瓦窑堡即今天的子长县盛产煤炭。
3、若是你去过清涧,那最深刻的印象应该就是石板,街道是用石板铺成的,房屋上边盖着的是石板,院子里的地面是石板,窖洞里的炕沿是石板,锅灶的表面也是石板,连存放粮食的柜子也有用石板做成的,这儿竟是一个石板的世界。
4、原因就是清涧县周围都是石板山,就地取材嘛。
5、瓦窑堡的煤炭,在二十世纪上半叶,正当丰产期,对于陕甘宁边区经济上的支持,那功劳就很大很大了。
6、总之,这两句,是说陕北地灵。
7、头两句则是说“人杰”。
8、 陕北人长得帅气。
9、从历史上说,米脂出过李子成,出过 貂蝉。
10、米脂的姑娘长得美,所以外嫁的多,人称“丈人县”。
11、在生活困难的日子里,由于外嫁的姑娘寄回来的钱比较多,“外汇”收入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。
12、从陕北的民歌信天游上看,直接唱到米脂女子美丽和陕北女子美丽的就不少,如:“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,米脂的婆姨实在美”,“毛格闪闪的眼睛粉格丹丹的脸,米脂婆姨赛天仙”。
13、从美术的角度说,陕北人的面孔,多半有棱有角,画家喜欢画,好画,也容易画得好。
14、尽管陕北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穷地方(当然,现在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),然而这里的人们,仅仅从肤色脸面上去看,却往往难于断定是否能吃饱吃好。
15、即在年成不好的时候,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岁月,一般人看上去也还比较健壮,脸上常带一层红润。
16、陕北特别是米脂的姑娘不仅长得美丽,而且有文化,贤惠,延安时期,米脂曾是陕北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方,米脂女中培养出很多革命人才。
17、现如今,“米脂婆姨”是陕西家政从业的一个品牌,意味着美丽、贤惠、能干和有文化等等。
18、总之,陕北这地方,出美女,出帅哥。
19、 陕北人历史上不以大米白面为主要食物。
20、陕北人吃的是杂米、杂面、杂豆。
21、杂米,不包括大米,主要指小米、硬黄米、软黄米、包谷米、高粱米,等等。
22、杂米可以煮粥,可以蒸饭,可以制糕,可以酿酒,在陕北人的饭食中,占有极重要的位置。
23、杂面,不包括小麦面,主要指荞麦面、豌豆面、绿豆面、黑豆面,等等。
24、典型的杂面是一半豌豆面一半小麦面的混合体,就叫杂面。
25、在掺入沙蒿等添加剂后,用杂面制作的面条,薄如纸, 长如带,韧性好,有咬头,带一股豆味香,其实很好吃,比单纯的白面更好吃。
26、杂面还可以做“抿夹”。
27、用一种专门的“抿夹床”,架在锅上,水开后,通过这个床子,将杂面团压成寸把长的小圆条,煮熟后即成抿夹。
28、也是一种面食。
29、一般浇羊肉汤吃。
30、陕北人用豆类可以制作出多种饭菜:以绿豆粉浆为汤,加入大米、黄米、豆腐丁、牛肉丁等制作的,叫粉浆饭;将黑豆捣扁,与大米、小米和各种豆类共煮成粥,叫钱钱饭;还用扁豆做凉粉或油粉,用小豆、豇豆等制豆泥包子、烙烧饼,等等。
31、钱钱饭由于煮有捣扁的黑豆,豆香浓郁,若是在麻油汤里煮成,更加 香甜可口。
32、总之,陕北盛产杂米、杂面、杂豆,陕北人也便粗粮细作,花样翻新,大量食用杂米、杂面、杂豆。
33、 杂米、杂面、杂豆,总起来就是杂粮。
34、过去我们把大米、白面叫做细粮,杂粮叫做粗粮,并且以细或粗作为优与劣的的标志,认为细粮当然好,粗粮当然不好。
35、这不是完全没有道理。
36、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生活富裕与否的一个标志。
37、然而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,人们从仅仅填饱肚子到寻求食物的营养与美味时,将会发现,其实杂粮往往含有更多的蛋白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人体必须的营养分,并且带有细粮所没有的多种色、香、味,用现代的营养学的观点来看,许多杂米、杂面、杂豆,都是美容食品、减肥食品、保健食品。
38、杂粮是个宝。
39、现如今,陕北的杂米、杂面、杂豆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,那包装上赫然写着“陕北名贵杂粮”等字样。
40、真是又有名,又珍贵。
41、 我母亲是绥德人。
42、我小时候常常吃到外婆和母亲做的黄米糕、钱钱饭、杂面和抿夹,觉得很好吃。
43、现在我还喜欢吃这些用杂粮精心制作的食品。
44、我以为,这些食品应该从陕北引进到西安来,引进到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去。
45、只要坚持粗粮细作的原则,并且注意推陈出新,相信这样的健美食品是会受到普遍欢迎的。
46、我想,这样一来,我们的美女和帅哥也会越来越多。
47、你试着吃吃看。
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